Skip to content

细胞骨架与运动

约 2299 个字 预计阅读时间 8 分钟

细胞骨架和人的骨架有什么相似之处,又有什么不同?

  • 相同在于:共同维持运动与形态
  • 不同在于:人的骨架在成年后定型,细胞骨架处在不断动态变化过程之中

本节课大纲:

  • 细胞骨架
    • 微管
    • 微丝
    • 中等纤维
  • 亚细胞结构
    • 片状伪足
    • 丝状伪足
    • 应力纤维
  • 细胞信号传导调节细胞迁移率
    • Rho/CDC42/Rac
    • FAK

细胞骨架作用简述

细胞骨架在细胞的生活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,它至少参与以下生命活动:

  • 亚细胞层面:形态学 (Morphology)、黏附 (Adhesion)、迁移 (Migration)、极性 (Polarity)、侵袭 (Invasion)、运输 (Trafficking)、运输 (Transportation)、胞吞作用 (Endocytosis)、胞吐作用 (Exocytosis)、囊泡运输 (Vesicular transport)、分裂 (Division)、自噬 (Autophagy)、凋亡 (Apoptosis)
  • 细胞层面:丝状伪足 (filopodia)、微丝 (microfilaments)、稳定的丝状伪足 (filopodia stabilised)、动态微管 (dynamic microtubules)、稳定微管 (stable microtubules)、囊泡/膜沿着稳定微管运输 (membrane / vesicles routed along stable microtubules)、通过 rho 导致的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塌陷 (collapse of actin cytoskeleton via rho)
  • 组织、器官与人体层面:胚胎发生和器官发生 (Embryogenesis and organogenesis)、恶性癌症转移 (Malignant metastasis of cancer)、病原体感染 (Pathogenic infection)、免疫和炎症 (Immunity and inflammation)、突触可塑性 (Synapse plasticity)

细胞骨架的立业根基

搞生物的美学的一部分藏在染色当中,而90%的细胞染色都涉及到细胞骨架。

细胞骨架一共有三个不同的基本系统:微管微丝中等纤维。对应上图中的蓝色、红色与绿色,可以看到三者的分布与形态都有所区别。

微管 Microtubules

微管,长得像是个圆柱形管,直径大约为20-25nm。

  • 构成微管的亚基包括α-、β-微管蛋白(微管蛋白)和 MAP (tau)
  • 微管决定细胞形状
  • 细胞器和囊泡运输的高速公路
  • 具有动态不稳定性(动态组装/解聚)

微管的动态不稳定性是细胞骨架的一个很重要的性质,是微管蛋白 Assembling/Disassembling 动态发生的过程,英文 dynamics。

微管的头部存在一种GTP-capped end,像是一个“帽子”,它盖在头部可以促进微管的组装。当“帽子”被脱去,风吹头凉,微管蛋白一下子就散开了(解聚)。

微管上除了微管蛋白,还有微管相关蛋白 (MAPs)的存在,Tau就是一类很重要的 MAP,可稳定神经元微管,在细胞过程发育中发挥作用。

过度磷酸化的 Tau 可能导致微管网络不稳定、成对螺旋丝(配对螺旋样纤维,PHL),并最终导致神经原纤维缠结(神经纤维缠结,NFT)形成和神经元死亡。这与老年痴呆息息相关!

细胞骨架与肿瘤

下图展示了秋水仙碱、常春藤碱与紫杉醇在微管动态调控中的抑制作用,它通过抑制微管组装非特异性杀死肿瘤细胞

微丝 Microfilaments

微丝是最细的线状蛋白质纤维,直径为 3-6 nm,肌动蛋白就是一种微丝蛋白,是最丰富的细胞蛋白(重要内参蛋白),主要负责细胞运动与形态

微丝最重要的特点是会分叉——branching,这个分叉赋予了细胞丰富的形态与迅速形变的能力。

止血救火队!

肌动蛋白在血小板发挥止血作用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,它使得血小板迅速伸展以迅速相互连结止血。

中等纤维 Intermediate filaments

中等纤维,细胞骨架的中坚力量,稳定,耐用,皮实好用。其直径居于微丝与微管中,大约10nm。

  • 构成中等纤维的亚基包括角蛋白、波形蛋白、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(GFAP)、神经丝(NF)
  • 参与质膜的机械支撑
  • 不参与细胞运动
  • 针对不同组织类型具有其独特性(重要的生物标记物,用于法医学鉴定,病理学鉴定和辨别肿瘤来源)

生物标记物

中等纤维在各个组织中具有独特性,标记物如下:

  • 巢蛋白:神经外胚层、神经干细胞/祖细胞、黑色素瘤、神经胶质瘤
  • GFAP(胶质纤维碱性蛋白):星形胶质细胞/神经胶质细胞
  • 角蛋白:上皮细胞中的主要结构蛋白
  • 波形蛋白:间充质标记物
  • 神经丝蛋白(神经丝蛋白):神经元标记

运动和细胞内运动

细胞骨架深度参与到细胞运动和细胞内运动中:

  • 马达蛋白:利用 ATP 水解沿着细丝(肌动蛋白或微管)移动
  • 肌球蛋白:与微丝结合
  • 动力蛋白或驱动蛋白:与微管结合
  • 肌球蛋白和驱动蛋白超家族非常多样化
    • 共同元素是头组
    • 不同的货物有许多不同的尾部
  • 肌球蛋白/肌动蛋白系统增强肌肉收缩

总结

亚细胞结构与细胞运动

细胞运动,也称为阿米巴运动,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:

  1. 极化 Polarization.
  2. 突出 Protrusion
  3. 牵引力 Traction
  4. 缩回 Retraction

亚细胞结构在肌动蛋白的驱动下形成伪足,包括丝状伪足和片状伪足,以及应力纤维,驱动细胞前进。

丝状伪足的工作模型

  • Capping protein (封端蛋白): 抑制肌动蛋白丝聚合
  • ENA/VASP: 促进肌动蛋白丝延伸,抗分支
  • Fascin (束蛋白): 丝状伪足中的 F-肌动蛋白交联蛋白 (F-actin-crosslinking protein of filopodia)
  • IRSp53: 使膜变形以促进突起物的形成 (Deforms membranes to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protrusions)
  • Dia2: 丝状伪足中的非分支肌动蛋白丝 (Unbranched actin filaments in filopodia)
  • Myosin-X (肌球蛋白-X): 通过将蛋白质运输到丝状伪足尖端来形成丝状伪足 (Filopodia formation by transporting proteins to filopodial tips)

总结

Features of Cell Movement

• Cytoskeleton-dependent movement

• Polarized movement

• Adhesive movement

细胞信号传导与细胞运动

细胞信号传导与细胞运动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,但主要涉及到两类蛋白:Rho家族Integrin/FAK

Rho Family

Rho蛋白属于 RAS 超级家族,是一种可以与三磷酸鸟苷(GTP)结合的小 G 蛋白。该蛋白质家族与 Ras GTP 酶同源,所以也称为 Ras 超家族 GTP 酶。

Rac, CDC42, Rho在细胞运动中各司其职,分别有以下作用:

  • Rac 促进片状足形成
  • CDC42 在丝状伪足的形成中发挥作用
  • Rho 与应力纤维和粘连斑的形成有关

Rac 和 CDC42 共同参与到了丝状伪足和片状伪足的转化。

Rho蛋白活动的动态平衡参与到细胞运动中。

整合素 Integrin

细胞的运动要依附于基质,如果我们把细胞外基质 ECM 比作细胞的“鞋子”,那么整合素就是细胞的“脚”。

整合素 β1-FAK 信号通路在细胞运动中起到“脚部感觉”的作用,整合素的β1亚基可以与多种α亚基结合,形成不同的受体,可以感受不同的细胞外基质成分:

  • α1β1 和 α2β1: 主要与层粘连蛋白 (Laminin) 和胶原蛋白 (collagen) 结合。
  • α3β1: 与多种 ECM 分子结合,包括层粘连蛋白、胶原蛋白、纤连蛋白 (fibronectin) 等。
  • α4β1: 与纤连蛋白以及 VCAM、L1-CAM、纤维蛋白原 (fibrinogen) 等分子结合。
  • α5β1: 主要与纤连蛋白结合,特别是其上的 RGD 序列。
  • α6β1: 主要与层粘连蛋白结合。
  • α7β1 和 α8β1: 分别与层粘连蛋白和纤连蛋白/玻璃体连蛋白 (fibronectin/vitronectin) 结合。

整合素的胞内部分(与 β1 相连)与多种胞内信号蛋白相互作用:

  • FAK (Focal Adhesion Kinase): 是一种关键的酪氨酸激酶,在整合素介导的信号传导中起核心作用。它与整合素 β1 亚基结合后被激活,引发下游信号级联反应。
  • Talin、Vinculin、α-actinin: 这些是接头蛋白,它们连接整合素的胞内部分与肌动蛋白细胞骨架 (Actin cytoskeleton),从而在机械力传导和细胞骨架重塑中发挥作用

总而言之,整合素 β1 通过与多种 α 亚基结合,形成不同的受体,从而特异性地识别细胞外基质的不同成分。这种识别引发了胞内 FAK 信号通路的激活,并连接到细胞内的肌动蛋白细胞骨架,最终调控细胞的粘附、迁移和运动等关键过程。

细胞运动与肿瘤转移

肿瘤细胞具有一种 侵袭性伪足 (Invadopodia),相比起一般的丝状伪足、片状伪足更具有侵袭性

集群细胞运动运动

现代在细胞运动的研究上,发现存在一种特殊的细胞运动,也是一种细胞集体行为——集群细胞运动。

当前研究下,集群细胞运动可以被概括为以下四种形式: